徜徉果嶺的建築詩作:台豐高爾夫俱樂部

徜徉果嶺的建築詩作:台豐高爾夫俱樂部

回首十年前,台豐高爾夫球場董事長林伯實及徐莉玲夫婦邀請榮獲全球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的葡萄牙建築大師阿爾瓦羅‧西薩(Álvaro Siza)和其長年合作夥伴卡洛斯‧卡斯達內拉(Carlos Castanheira)重新擘畫設計台豐高爾夫球球場場館,繼2016年西薩會所(Siza House)率先啟用之後,相隔6年於今年10月嘉卿會所(Chia Ching House)正式落成啟用。西薩會所及嘉卿會所如同蟄伏翠綠果嶺的清水混凝土建築,有機地匍匐在錯落起伏的地景之中。西薩大師以低調、純粹且俐落、乾淨的空間配置在量體虛實之間融入既有的基地紋理,善用擋土牆、梯階、平台、坡道、草皮、水面等元素,因地制宜地回應高爾夫球場得天獨厚的豐富地貌,並滿足國際級運動賽事需求與尊榮會員休閒娛樂的多項功能。

步移景易:理性與感性

延續一貫樸實、優雅的設計工法,西薩大師再次完美地詮釋獨步全球的建築美學,揭示基地環境如何在空間構築的過程中扮演要角,與硬體介入展開對話,而非對抗。藉由巧妙地安排諸項樓板機能,將接待大廳、宴會廣場、超跑俱樂部、餐廳等主要空間和停車、淋浴、廚房、維護等服務空間做出垂直區劃,依地勢鑲嵌,一舉創造出數個可以駐足停留的廊道及舉辦活動的戶外露台,提供貴賓能夠遠眺八卦山風光的觀景機會。此外西薩會所的圓柱及嘉卿會所的方柱也採往室內退縮的策略,讓大師得以自由地將部份無結構承重作用的牆面做長軸方向的挖空,節省不必要的物料浪費之餘,順勢「框」出了卷軸般一幅又一幅的大地美景,猶如中式園林所謂「步移景易」的視覺饗宴。走進室內,屢見刻意於牆緣壓低的天花板,經由內部的「收」彰顯外部的「放」。別有洞天的精心佈局,讓建築會所的移動經驗時時刻刻耐人尋味,引人入勝。

流動空間:厚重與輕盈

動線規劃是持續成長的台豐高爾夫俱樂部最艱鉅挑戰之一,主要來自使用者參數的複雜程度與日俱增。隨著球場不再僅以滿足運動需求為目標,未來俱樂部將視野拓展至更高層次的藝術表現與生活美學,如此一來,場館營運就必須同時妥善安排會員、球友、超跑車主、一般民眾等不同群體的空間動線。如今映入眼簾、看似分散的空間量體雖然各司其職,但實際上多半共用基礎結構與基盤設施,將動線極大化之情況下所產生動輒百米以上的連續牆面,除了採光稍弱處乍現天窗的神來一筆,西薩大師大幅度設置水平落地窗增加開口面積,藉由複合式節能玻璃將球場綠意盎然的景緻由外向內引導之外,更別出心裁地挑選了不同於西薩會所的灰色混凝土,透過精準、到位的材料控制,讓弱化壓迫感的白色混凝土為嘉卿會所披上大自然的畫布,渾厚牆體轉化似重若輕,隨時間更迭產生不同的光影韻律,水池樹影搖曳其上更是增添空間詩意。

場所營造:全球與在地

師承Siza、也是本案協作建築師的Castanheira曾經撰文指出,高爾夫球運動場所有其約定成俗的一套配置與做法,且有別於他們在台豐球場與眾不同的設計實驗,然而,正是因為極富前瞻性的業主提供高度自由的發揮餘地,所以開創出了前所未有的建築「當代語彙。除了建築設計,兩會所的室內設計,包括桌椅、家具、燈具,甚至門窗手把的五金,都是西薩團隊調性一致的全方位展現,直接從葡萄牙原裝進口到台灣來裝設與佈置。將空調出風口暗藏於櫃子後方,增設軸門降低繁複門把安裝比例這些一般國內鮮少注意的施工細節,都將成為台灣的建築新範例,待未來壓軸登場、位在基地制高點的精緻茶屋(Tea House)完工,整個台豐球場除了是台灣頂尖的國際級高爾夫賽事主辦場地,更將搖身一變成為西薩大師的專屬建築博物館園區,勢必將成為全球建築迷與建築專業者朝聖的地標。隱而不顯、不卑不亢地再現了台豐球場遠離城市喧囂的靜謐地景,大師的建築敘事平鋪中不乏轉折,以唯有最純粹的線條演繹、光影變化和細部設計,打造出跨時代的建築傑作。

手繪素描是西薩大師創作的原點,大量以俯瞰建築形體和人視角度出發的草圖清楚地說明大師總是從人與環境著眼設計。但作畫如藝術家般的他從不輕易出手,因此作品比起一般商業型建築師為數不多,但卻個個經典雋永,因為他的建築精髓在於去蕪存菁的本質,而非譁眾取寵的形式。台豐高爾夫俱樂部再進化的歷史契機,讓大師專注在材料製程與構築技藝的歐陸極簡主義得以在台灣獨樹一格。空間,是最接近也最不著痕跡的藝術品,因人存在於其中。現代建築的當代語彙不再根植於抽象幾何,而是去除雜訊之後的簡約表現。既然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基地條件,唯有不為創造而創造的空間形式,得以形塑人們對於建築性格的場域記憶。虛懷若谷的西薩大師曾說「建築師並不發明任何事物,他們只是轉化了真實而當建築無需解釋,即為永恆」!

文章出處:台豐高爾夫俱樂部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