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後瑪麗亞別墅的設計中,阿爾托並未試圖效仿常見的現代主義操作,即為將兩層樓的居住空間透過挑空結合在一起,相較之下,他僅透過樓梯的上半部,將兩層樓的居住空間以不顯目的方式相連接。[...]
台北怪房子俱樂部 在怪房子裡説城市裡的故事 故事05-HETEROMORPHIC HOUSE 基地:總統府
建築物為兩層樓的木造結構,由九平方公分的小型扁薄木片組成,來自山林間常見的疏伐木,但卻因為面積過小,通常不會用作建材。我們大膽運用這種建材,目的在於呈現這個組織的活動是「弱者合作」的結果。
桃米社區發展協會、桃米休閒農業區推展協會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三個在地團體,聯合打造桃米成為永續幸福的小山村。造型設計以台灣原生種植物大葉馬兜鈴、歐蔓的葉子為素材,兩者皆為蝴蝶重要的食草植物,呼應桃米豐富的生態環境。
「反省式思維」在創新的專案當中相當重要。本案位於日本一個典型的現代住宅區內。在觀察過這個平價住宅區之後,發現環境、房屋與身心完全沒有連結,因此「創造原本遭到遺忘的環境與身心連結」,就成為了這個創新專案的概念。
隨著舊建築再利用成為重要的議題,不同時期興建的建築物,如何在小規模拆除擾動的前提下,在外觀與內部機能上賦予新意,引入新的設計理念與當代的材質構造,確實整合新舊建物的結構、構造與空間,以美術館經營與維護管理延續舊建築的生命,是本案舊建築再利用的主要挑戰。
本文探討阿爾瓦.阿爾托在1950年代完成三棟附屬在珊納策羅市政廳、于韋斯屈萊師範大學、國民年金局的圖書館,如何延續先前完成的維普里市立圖書館的型態,以及在美國的轉變和芬蘭的戰後重建之下,所做出新的嘗試與開展。
本文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佛的出現著手,追溯至1961年彰化八卦山大佛,過程中回顧台灣歷經六十年的大神像發展與變遷,最後,本文進一步討論大神像建築意涵,並就其社會經濟背景的連結進行分析,以理解當代大神像的社會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