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瓦.阿爾托這位芬蘭建築與設計大師已辭世近四十年。他的作品從未被視為前衛建築的一部分。[...]當主流的現代主義渴求一種國際共通的語言時,他卻致力說著追本溯源的區域方言。 隨著越來越多人感覺建築太常立基於無謂且倏忽即變的價值觀,阿爾瓦.阿爾托多面向的設計作品與人性的哲學觀,逐漸在建築界中成為焦點。
「BUNJIRO」和「JUJIRO」距離十日町市的市中心有著一段距離。儘管兩者皆為經由既有建築物而翻修完成之,也都擔任著社區中心的角色,但「BUNJIRO」提供人們交流的場所,而「JUJIRO」則扮演著文創活動場所的角色。
船長之家於村落「既融入又跳出」:拱自身具備謙卑、內斂的形態不給人以過分侵略或支配的感覺,其曲線形態又區別船長之家於周邊任何一個建築。最終,希望我們的改造給一家人提供更多有質量的生活空間,賦予他們生活的尊嚴,同時也能成為他們家庭情感的載體。
一間擁有九十年歷史的京都傳統街屋,在本案整修成為私人住宅。在介入手法上,我們試著去看見日本木造建築數千年來的「歷史」,那往往潛藏在表層底下的歷史。
由芬蘭建築師Marco Casagrande設計的「終極廢墟」,位於台北市一處梯田與叢林相接的綠色山坡上,原為被遺棄的紅磚農舍,經由與Marco Casagrande密集地對話,成為一戶三代同堂的休憩地。
第一眼的AMA我們會聯想到什麼呢?AMA這個詞在台灣為稱呼自己阿嬤的直接音譯,也是我們命名博物館的名稱。所以故事的一開始我們從阿嬤家開始,探討台灣舊時慰安婦的議題。阿嬤家是每個人心中充滿許多回憶的地方,迪化街的阿嬤家裡,我們有著一群可愛的阿嬤,向大家述說著自己年輕時的回憶。
座落於傑魯薩勒姆斯卡街的艾迪森變電所,1926年由李布拉 (F.A. Libra) 建築師設計,原本的變電所功能一直維持到1990年代。後來因為現代科技的演進,變電所遷移到地下室,建物就得以空出來作商業使用。
這樣的廢墟,拆除重建是一般的處理,但拆掉後的廢棄物應如何處置,造成的環境破壞如何的衡量,法規面的檢討,但對於老物的喜好,及初見面時的微妙感覺,讓我決定留下這殘破的建築主體,以為整體設計的開始。
在台南老巷弄裡,我們用磚頭砌了一間有光的房子。生活裡,看的見日出、隔壁老奶奶、以及停在木樑上的鳥。
本案以油漆作為觸發點,最終實現的建築不僅盤踞介於使用者與周遭環境之間的空間,還透過 6mm FRP 立面本身的漸層表現斡旋兩者間的界線。實體界線與視覺界線並不相同,卻都同時將內部和外部的現狀轉譯至平面的另一端。
實踐大學民生學院教學大樓原建築為三層樓之鋼筋混凝土樑柱系統、屋頂木構造山形桁架、南側設置廊道之傳統校舍建築。學務大樓結構補強與建築更新設計案,原建築為四層樓之鋼筋混凝土樑柱系統、屋頂拱形力霸鋼架系統,四面採光之校舍建築。曾為體育館、圖書館等,經多次機能變更之增改建。
高美館為邁向新型態美術館,以坐落於入口大廳後方的104、105展覽室之改造為變革起始,優化觀展及佈展空間功能,形塑當代美感空間氛圍,及符合當代藝術各種展覽形式多元而有彈性的使用。
此建地位於北海道札幌市的中心部,從北海道廳往北一條通延伸的軸線上。本計畫是預計將建造於1926年的道立文書館別館(舊北海道廳立圖書館)之一部份保存下來,並改建成當地極具代表性的甜點製造商的店鋪。
此案為一私人住宅座落於密集都市裡的老巷弄中。環繞基地周邊的建築有著混雜的各種使用型態及機能,有補習班大樓、旅店、寺廟以及商店、餐廳、住家等等。
法國波爾多建築之夢中心從 1981 年起進行當代建築創作相關之文化推廣,推廣的內容廣義上包含都市、景觀、領土等居住空間,並以打開視野,觀察變遷中的世界為宗旨。
世上最廣為人知的兩位芬蘭建築大師,無疑地就是埃列爾.沙里寧(Eliel Saarinen,1873-1950)與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1898-1976),兩人的生涯跨度幾乎總長達 90 年。
這次設計週我們提出難民參與中繼屋建造的計畫。一方面讓他們有起碼的、不窘迫的起居空間,得以放心喘息;另一方面讓他們透過雙手打造此臨時棲身之所,撫慰離鄉背井的不安、重建人的價值與尊嚴,並建構未來返回故土重建家園的想像與能力。
「小豆島之光」作品,位於日本香川縣小豆島的千枚田間。朝覽小豆島之光,山色空靈,美景盡收眼底。晚訪小豆島之光,漆黑中光明散佚,由近及遠,渲染渾沌。花草樹木,始而清晰,漸而模糊;蟲鳴蛙叫,時而響亮,時而低沉。
「憨人書院」作品,位於台灣苗栗縣三義鄉龍騰村的青山叢林之中。憨人書院院長陳倖平先生原本在半導體公司當經理,在三十二歲時意外與佛結緣,辭去半導體公司的經理職務。受佛學影響,陳倖平先生開始研究沉香與茶文化,「憨人書院」也由此而生。
高雄通往旗津的鼓山輪渡站旁,有一間全家,再過去是屈臣氏,然後繼續往前走,會看到一整排的店面,多半都是賣吃的。可曾想過這排店家的後面是甚麼嗎?後面是一個哈瑪星人的在地小聚落,它就夾在觀光客熙來攘往的大馬路與海水之間。走進來除了有台灣隨處可見的:居民隨意搭建的瓜棚、廟埕、閒散的盆栽外,還有海景,以及涼涼的風。
19 世紀開始,西方秉棄純為裝飾而裝飾的作法,以機能主義「形隨機能」的觀點檢視當代建築,開始追求空間中構築和材料的真實性,這一論點是否直接界定了何謂「有用」或「無用」的空間?建築設計與工業、商業或服裝設計等其他的創造活動不同,建築坐落於土地上,有其相依的基地紋理和獨特的時空背景。
這是一個位於台北市的商店街區內樓高 12 層樓的集合住宅。居住在台灣的人很聰明的在高溫多濕的氣候中尋找出各式各樣的中間領域豐富自己的生活。巧妙的運用城市所有所到之處以及街道的延伸,圍塑出簡易的與人開心聊天吃飯的空間場所。
本案是個多功能設施,基地位於縱貫台北市中心的復興北路、大直橋與中山高速公路、汐止五股高架道路相互重疊的十字路口的一角。業主不僅是提供頂級設計集合住宅的不動產公司,集團業務也包含了室內設計,代理銷售品牌家具以及建築藝術相關活動的推廣。本計畫也傳達出了該公司的理念,亦即對於高規格工藝和高品質素材的要求,以及絕不妥協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