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對建築本業永續耕耘的理念,期許為城市注入新能量。南向立面的外牆採用雙層牆(Double Skin);西側外牆對應西曬,採用大面積的結構體牆面,以降低熱能負荷;南向景觀陽台形成外部挑空,導入戶外風景及四季光影的變化。
受父親——王世杰先生(時任中研院院長)委託,王秋華與古德曼建築師合作設計,於1973年完成的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為王建築師在台的第一座建築,也是台灣1970年代最精彩的建築作品之一。
由陳仁和建築師(1922-1999)設計,於1963年竣工。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專門部建築科(1945)的陳仁和,承接嚴謹的日本現代主義訓練,在面對當時台灣戰後社會語境與建築系統轉異的狀態下,以獨特的形式語彙建構出一種當時當地的建築陳述。
位於台東市西北的公東高工,1960年由白冷會錫質平神父(Hilber Jakob)創校,同年由瑞士建築師達興登(Dr. Justus Dahinden)進行校園整體規劃與建築設計。
礁溪教會是一舊址重建的教會,規劃設計以「重新定義教會並且因地制宜」為原則。教會不僅僅是教會,還像是社區中心,也像是心靈的便利商店。設計上儘量採用本地工法和回收材料,也企圖與常民產生情感連結和關係。
藉反重力托起的概念,創造懸浮的立方體,並以「隱含的球體」為發想,在立面上創造出漸現的天圓。挑高的中庭如萬神殿,連通室內外自然的流動,並以金屬沖孔板營造視覺穿透、降低壓迫感、減少回音並增加內部的互動。
1976年完成的曾文青年活動中心是宗邁早期的作品,由陳邁建築師設計,是他十分得意的作品,顯示創業初期的野心和活力。曾文青年活動中心所需的空間內容,是四十二間住宿單元和一個能供團體活動的室內大型集會空間,以滿足救國團的活動模式。
珍惜感覺得到「大」的地方,保住抵抗的靈動、久違的荒蕪……。沙丘美術館融入這片谷地,沒有執著的形狀,只是遮風避雨;如被風吹過,厚重但又輕盈。蔡明亮導演以影像精準和天光、和所有線條互動,點出沙丘最動人的靈魂。
弗次瓦夫建築博物館(Museum of Architecture in Wrocław)誕生於1965年,是歐洲最早的建築博物館之一。到目前為止,它仍是波蘭唯一一所致力於展示歷史與當代建築的博物館。
台北怪房子俱樂部 在怪房子裡説城市裡的故事 故事03-FREEWAY HOUSE 基地:台北市環河南路
八里觀音山腳下的聖心女中(1967年竣工,原名聖心女子大學)為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1913-2005)於海外第一個完工的作品。此作不僅可視為柯比意粗獷主義路線在台灣最顯著之代表,更是現代主義結合日本代謝派理念在台實踐最重要的地域性作品。
由王昭藩建築師設計執行的高雄市文化中心(1981年啟用,舊名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將台灣戰後的粗獷主義發展帶出了另一條與國族主義回應的脈絡。以現代主義轉化中國傳統建築語彙與形式的意圖,可從文化中心的量體構成、細部設計與材料運用中清楚地被閱讀。
本案藉由增建一座形式獨特的透明圖書館大廳,彌補既有建築匱乏的流動性:在都市層面,我們改變了建築的軸向,使原本面向公園內部的圖書館,轉向九十度直接面對城市,重新與市民日常生活相連結。
簡潔而具詩意,在炎熱的南臺灣的住宅,也是一個都市裡的retreat。這個房子不只是家人居住的家,也是這家人提供教會小組聚會的家,有家人每天固定的起居生活,也會有教會的營會、烤肉、戶外婚禮、營火晚會。
基地位於台南市,周圍建築多為三至六層連棟透天住宅,為環境紋理緊湊的樸實社區。運用「虛實概念」模糊室內外的空間邊界,並讓教會成為社區或城市的中心。
嘉義市立美術館是一個與歷史建物共構再利用的設計案,基地位置在嘉義市中山路659號,嘉義市火車站的斜對面側。原基地上建物共分(A/B/C/D)四棟,之前為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所使用。其中一棟為市定古蹟(A棟),其餘三棟則為一般建物,作為倉庫及零售部門之使用。
像是戴上透視「生命力」的眼鏡,任何紛亂無章的台式場景,均可昇華成「台式美學」的意象,利用輕鋼架及金屬網,創造不同皮層,讓「理性的構成」隱藏在「非理性的皮層」之下,企圖打造衝突與和諧共存的美學觀。
龍泉生態月台的獨特氛圍,是由場域中各種型態的「生命」的野生力量所帶出。我們在這裡看見了舊時代的狀況、環境的形塑的力量以及藝術修補所希望開啟的細膩感知與想像。換言之,龍泉生態月台不是回歸到某個凝凍時空的「復刻」(restoration),而是如何運用「修補」(bricolage)的技藝,來開啟人與自然
「2/3屋」的場域改造是透過建築行動介入,和毀壞後所產生的新生命對話。一方面移除嚴重毀壞的1/3並重新整理構材,用來修補2/3的房舍;另一方面在1/3處植入一個植物生長的場所,讓原本的居所,成為對話性的場所。
基地位於新竹縣寶山水庫旁西向倚著山巒的小型社區,基地臨著進入社區內南北向的延伸,為一狹長型基地。基地長向面東為低約五米左右落差的凹地,也是過去曾經沖刷的河道走向。業主陳先生夫婦希望未來退休生活能在這塊低窪肥沃的河道土地上種植作物及果樹,並能有一處休憩的空間作為修養身心的安心居所。
風月襟懷是日治時期大甲黃清波的故居,完工於日治大正十三年(1924年),是將近一百年歷史的四合院。建築中軸線採左右對稱配置,二進式四合院,面寬五開間,坐西朝東。屋頂為日式四披水。爾後風月襟懷由建築文化人黃志成先生所有,並於2014年委託哈塔阿沃設計。此案最大的挑戰在於新增建物與傳統四合院老宅的對話。
山嵐落,雲海起 山的穩 水的柔 雲的飄 氣的流 光的舞 人的動 在不變的住宅裡引進無常的自然,讓生活的空間有了生命和靈魂。 是層次之間的層次 是空間之間的空間 也是屋中屋的雙語
翻轉了傳統的平面布局,將建築物分成前後兩段,把電梯、樓梯以及廁所等服務性空間放置在前段面向街道的前庭(中庭)區域,讓主堂空間完整地在後段呈現,這樣主堂就沒有附屬機能空間的干擾,可以完整地擁有基地的整個面寬。
運動是身體「機能」的極致展現,是「力」與「美」的藝術,而建築就如同身體一般,調和各種機能系統的複雜構造,讓各種功能得以順暢的運作。網球中心建築需滿足賽事的運行與各種人、車、物、訊息等等效率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