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將天地自然帶進城市的森林公園,清理出大器的空,山勢隨著樹林滲入都市,心願是還給礁溪一個能看見山的地方。從轉運站搬來順勢棲居在坡地的巨石,像是古老山靈的化身;在尋覓祂們來向的過程中,終於看見礁溪山的壯闊。祈禱留下不多的室內空間能被溫柔對待,經過多年,走向奉獻而非掠奪,該有多美。
半畝塘的建築倡議「生生環路的推動」,認為每一個基地都是給我們打造生態方舟(文化、生態)的機會,建築人應該從宰制者的角色成為環境守護者;半畝塘在都市(竹北若餘山、若合山、若蒔山),在郊區(台中樸山村)打造一個個聚落的同時,也致力於復育一個又一個的生態。
菩薩寺是半畝塘早期的作品,在一百多坪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現代佛寺,擺脫傳統寺廟建築的印象,菩薩寺使用粗獷清水模與滿牆的綠意構成主要的量體,適切地融入都市街屋景觀中而不顯突兀。緊鄰一旁的維摩舍則是一處文創弘法的空間,兩幢建築皆出自半畝塘,粗獷清水模變成溫暖的泥牆,代表半畝塘對於不同材料的應用與想法。
菩薩寺不執著於傳統形制之複製,而直指佛寺禪意之本心,設計者組織了空間、角落、光影、微風、季節變化,人在空間中棲遊行止,空間在時間中流轉演替,而佛法的意境,自自然然浮現。
半畝塘從一間建築事務所起家,為落實環境產業的理想,自行整合建築業上下游之後投入生態開發,近年提出舒緩都市集居的兩帖藥,若山系列是「城居」作品,樹立都市開發兼顧生態環境價值的典範模式,樸山村則是「郊居」的代表,試圖紓解都市人口至鄰近郊區,並因應郊區環境提出適地適切的開發策略。
若山是半畝塘生態開發系列作品,三座垂直綠化的高層住宅,基地位於新竹高鐵特區,呼應高鐵設站之後快速的都市化,人口集中造成綠地消失,生態棲地消失等現象。在人工地盤的基礎上種植樹木,透過錯層陽台將樹種上高樓層,形成建築一道「樹皮層」。
水院子不僅是水景建築,更是一座生態方舟。透過屋頂的雨水回收系統收集水資源,提供水域足夠且乾淨的水源,如此一來便有機會創造生態水域,復育台灣原生溪魚。這是半畝塘的未來住居計畫,每一個家屋都有機會是生態的諾亞方舟。
半畝塘早期辦公室之一,自行設計、發包施工,完成一件宣示空間理念的小作品,半畝塘許多核心哲學都在這個案子中被確定,影響了日後二十年的發展。江文淵與何傳新兩人聯手打造,清晨一大早就在基地現場觀察日照與風向,心中相信「建築該長成甚麼樣,讓環境告訴你」,也奠定日後半畝塘作品傾聽土地的信念。
空間由棧橋、梯、步道串聯在一起,不僅構成一個可以遊走散步的空間,也形成連續的情境空間。若再加上許多地方移植而來的大樹,濃密的樹冠與綠蔭孕育了深厚的歲月感,一旁稻田的農作則透露了季節輪替的訊息,讓整個環境的時間感與空間感交織在一起,詩化一個坐落城市中的建築事務所。
波光市集的規劃設計議題及策略,除了在功能上完成漁貨市場、餐廳、戶外攤商市集及必要設備設施等機能需求及合理使用配置。重要的核心議題,在充分回應新竹濱海地域特殊的夏季酷熱、冬季強烈東北季風吹襲氣候條件。同時,協調融入漁港海岸環境景觀以及疏理漁港漁業作業與休憩觀光之空間使用及人車動線系統。
作為戰後城樓重建的代表性案例,新竹東門RC城樓的重建成果,有著更多的引申訊息值得說明。本文先就淡水廳城的營造及保存沿革進行說明,其後則就全台戰後城樓的改建案例進行綜整,進一步說明新竹東門RC城樓的價值與時代意涵。
本案為群馬縣前橋市一棟旅館建築的活化再利用,期待藉由修復這座歷史悠久的市中心建築,催化整個城區的再生。旅館在四十年前遷入這棟四層鋼筋混凝土構物,而我們的設計規劃一方面翻修這棟我們稱之為「傳統樓」的主棟,另一方面加建了新的「綠樓」。
涂平子先生曾任美國紐約市規劃局都市設計主任設計師(2017年退休),長期擔任台北市都市發展局顧問。本文將以訪談式對話紀錄,娓娓道來他踏入都市規劃領域的過程,並比較台灣早期都市規劃與美國之間的異同。
大阪萬博中國館的建築設計對貝聿銘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創作轉折歷程,不幸的是隨著博覽會結束及中國館的消失,對這件幾乎為歷史所遺忘的重要作品而言,相關且必要的討論是如此的不足,本文將以三個觀點,分別論述中國館的設計、發展過程及時代意義。
新竹動物園為台灣最老的動物園,其豐富的歷史背景如同錨般的聯繫著動物園的初衷,如何在保有既有歷史紋理的同時,同時創造現代性的地景與這些紋理相呼應。本案重點在於如何重新探討都市與動物園的邊界,我們透過兩層的介面(X1、X2)去思考都市與動物園、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
本案藉由增建一座形式獨特的透明圖書館大廳,彌補既有建築匱乏的流動性;在都市層面,我們改變了建築的軸向,使原本面向公園內部的圖書館,轉向九十度直接面對城市,重新與市民日常生活相連結。
教室被分解成多樣的活動角落,各式各樣的角落擴大了探索的可能性。角落組成了所謂的「活動室、走廊、戶外空間」,角落既連續又圍塑的特性、未封閉的邊界、弧牆的內面與外面、流動與聚集,創造了多處學習與互動並置的景觀。
《實構築》季刊發行兩週年了!為向讀者致謝,感謝自創刊以來的熱情支持,《實構築》季刊決定調整價格,回饋讀者。
本文探討阿爾瓦.阿爾托在歐洲1960年代的城市興建運動中,分別在德國工業城狼堡(Wolfsburg),芬蘭中部塞伊奈尤基(Seinäjoki)與芬蘭北端羅瓦涅米(Rovaniemi)完成的三棟圖書館建築,如何延續過去三十年他所完成的四棟圖書館之空間型態。
本文以松崎萬長的建築生平,以及新竹驛建築史的各項價值與內涵進行介紹,其內容包括松崎萬長男爵生平、新竹驛興建沿革,以及車站站體建築的各項特徵。
我認為,主導思想、科技世界、日常實踐和教育的自我認知也需要從根本上重新評估。威爾森指出:「所有人類的困擾都是出於缺乏自我認知,以及無法認可自己會成為什麼。」我們必須放棄將自身視為宇宙中心以及身為智人的驕傲,且須在面對世界的種種複雜性時,接受一個事實:人類的知識和領略遠比想像中更有限。
教堂建築的設計原則上都是以純粹的十字作為空間主體的,設計淡江教會是以廣義的十字作為原則,將人的生活交織在慶典及日常之間,將自然帶進都市的生活。
五座水池遺構大小不一卻具相同之結構形式,在不破壞原有造型的原則,引入及設置不同休憩、舞台劇場、展演及運動等戶外空間機能。在地景造型上,五座水池整體上表現出特殊的幾何地形,營造序列性的地景變化。
設在「祈福之軸」與「復興之軸」交會處的大門敞開,歡迎訪客的來到。在此,我想塑造出一處具有強大力量足以改變人們心理狀態的地方。在兩條軸線交叉處設計了水池,上方的開口讓陽光投射而入,構成向天空延伸的第三條軸線。